坍縮星

ㄊㄢㄙㄨㄛㄒㄧㄥ

tān suō xīng

解釋

恆星核心燃料用完時,巨大的重力迫使星體塌縮,而形成體積小但密度極高的天體,就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黑洞(black hole)是時空展現出極端強大的引力,以致於所有粒子、甚至光這樣的電磁輻射都不能逃逸的區域. 廣義相對論預測,足夠緊密的質量可以扭曲時空,形成黑洞 ;不可能從該區域逃離的邊界稱為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雖然,事件視界對穿越它的物體的命運和情況有巨大影響,但對該地區的觀測似乎未能探測到任何特徵 . 在許多方面,黑洞就像一個理想的黑體,它不反光 . 此外,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預測,事件視界發出的霍金輻射,如同黑體的光譜一樣,可以用來測量與質量反比的溫度. 在恆星質量的黑洞,這種溫度往往在數十億分之一K,因此基本上無法觀測. 最早在18世紀,約翰·米歇爾和皮耶-西蒙·拉普拉斯就考慮過引力場強大到光線都無法逃逸的物體 . 1916年,卡爾·史瓦西發現了第一個能用來表徵黑洞的廣義相對論精確解(也就是史瓦西黑洞),然而在1958年才首次發表史瓦西解做為一個無法逃脫空間區域的解釋. 長期以來,黑洞一直被認為僅僅來自數學上的好奇. 在20世紀60年代,理論工作顯示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般預測. 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在1967年發現中子星,激發了人們引力坍縮形成的緻密天...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ac3dcb5048315740177326418bd2ac5 f50d667dbd842de6bbfc89d39b838a61bacec1d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