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

ㄍㄨㄥㄌㄧˇ

gōng lǐ

解釋

1.眾人所公認具有一定客觀性和真理性的道理。公理自在人心,任憑強辭狡辯,也無濟於事。

2.經過長期反覆驗證而為人所公認的定論,常被用來解決問題和證明其他陳述。如A=B,B=C則A+B=A+C。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世人所公認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二○回:「婚姻可以自由,乃是世界上的公理。」

2.科學上推理的基本,無須證明者。如:「幾何公理」。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在傳統邏輯中,公理是沒有經過證明,但被當作不證自明的一個命題. 因此,其真實性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且被當做演繹及推論其他(理論相關)事實的起點. 當不斷要求證明時,因果關係畢竟不能無限地追溯,而需停止於無需證明的公理. 通常公理都很簡單,且符合直覺,如「a+b b + a)則實際上是在一特定數學理論(如算術)中的定義性的性質. 在後者的意思之下,公理又可被稱為「公設」 . 一般而言,非邏輯公理並不是一個不證自明的事實,而應該說是在建構一個數學理論的過程中被用來推導的一個形式邏輯表示式. 要公理化一個知識系統,就是要去證明該系統的主張都可以由數目不多而又可明確理解的陳述(公理)推導出來. 一般來說都有多種方法來公理化一個給定的數學領域. 然而,邏輯公理系統也並非唯一. 直覺主義邏輯、模糊邏輯等新的邏輯結構,都建立在略有差異的公理上. 因此,與其把公理看作不證自明的事實,不如看作是在一個特定的數學或邏輯系統中,先於一切證明的前設. 經由可靠的論證(三段論、推理規則)由前提(原有的知識)導至結論(新的知識)的邏輯演繹方法,是由古希臘人發展出來的,並已成為了現代數學的核心原則.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27e3f48c2f25a95ac28a6583126031e f45e8bf7e4063d088c6a7cd24f25de399630b67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