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zhú jiǎn
竹片。古代紙未發明前,將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寫文字,稱為「竹簡」。《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簡牘是古代書寫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 其中竹製的叫竹簡或簡稱簡,木製的叫木牘或簡稱牘,合稱簡牘(由於竹簡的數量較多,有時也通稱作“簡”,其實是包含了木牘在內的意義. ) 簡牘是在紙普及之前用來記載的載體. 現在發現的簡牘的年代主要是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晉. 簡牘可以用線繩或牛皮繩編連起來成書. 《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殷墟甲骨文中,“冊”字被寫成“”的形狀,可見商代時已有竹簡. 《左傳》和《國語》中春秋時人的言論經常提及“簡策”. 但現代考古所能發現的竹簡最早只到戰國時期,而且大多是楚國的竹簡,例如郭店楚簡、慈利楚簡、上博簡、清華簡等. 簡牘在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使用甚廣. 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爲紙抄本所代替. 竹簡,一種將文字、圖像或其他各種特定的符號寫繪於事先加工過的竹片上的書籍形式. 其加工過程簡單說是將青竹筒蒸煮過,一說要用火烤,讓其“發汗”脫水,稱之爲“殺青”,防止以後變形,不易被蟲蛀,且便於書寫. 因此也稱竹簡爲“汗青”,引申爲書冊、史籍. 殺青後可打孔後將線穿過竹簡連綴成冊,也可不打孔,直接綁竹簡. 殺青後還...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4ef6b25348d63752e1605c2ea8f488b8 | f3a8b19899526a80b8938769fd617240cbc3dc1c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