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2 18

ㄈㄨˇ

解釋

[名]

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稻粱、黍稷的器具。《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簋實之陳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又稱 ,是中國周代特有的青銅食器兼禮器,用來盛放穀物飯食. 器身呈覆鬥狀,橫截面爲長方形,有蓋,器身和蓋通常同形、對稱. 出現於西周早期,在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 的器形特點是:覆鬥狀,橫截面爲長方形,大口;有足,通常爲帶缺口的矩形圈足;短邊上通常有環耳或半環耳;有蓋,器、蓋通常同形,可以扣合. 腹壁有兩種形制,一種斜直,一種內折下收. 在的銘文上,常自稱其功用爲“用盛稻粱”. 考古發掘出土的器內也有粟米類食物. 因此的功能與簋相似,是用來盛放穀物飯食的盛食器. 在墓葬中的出現形式跟簋一樣:通常一組偶數件,與鼎相配. 在這類器物的銘文上,通常有兩大類自稱. 一類隸定爲“䀇”、“”、“㝬”、“”等字,聲旁爲“古”、“夫”等. 另一類隸定爲“匡”、“”等字,聲旁爲“㞷”、“黃”等,與“筐”字同源,暗示青銅的起源可能與竹籃|筐有關. 學界一般認爲,這類自名爲“䀇”或“匡”的器物,就是先秦典籍中記載的“”. 也有一些學者認爲,這種長方形、覆鬥狀、自稱爲“䀇”的青銅器,對應的是典籍文獻中記載的“瑚”;而典籍文獻中的“”,指的其實是一類自名爲“鋪”的豆形...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25b99f8d429201234351cef3674d0b6 f3a3df1926f2b07a1ed4a77079efef4344404e8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