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會

ㄌㄨㄛˊㄇㄚˇㄐㄧㄠˋㄏㄨㄟˋ

luó mǎ jiào huì

解釋

以教皇居於羅馬梵諦岡而得名。參見「天主教」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義為“大公教會”),又稱天主教、公教會、公教,是基督教人數最多的宗派、教會. 天主教會以羅馬教宗為領袖 ,故又稱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天主教、羅馬公教會、羅馬大公教會、羅馬公教. 「天主教」翻譯自「大公教會」(καθολικὴ ἐκκλησία)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2世紀初 . 直譯為「大公教會」或「至公教會」. 「καθολικην」一詞的含義是全體、普世 ,這個詞和「至一」、「至聖」、「宗徒」一起視爲正統的基督教會所需具備的特徵. 因通常用「至公」一詞簡稱,故兩者等同. 在使徒信經中即有一條是“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傳入中國後,常被稱為「天主教」,以與被稱為「基督教」的新教會分別.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穌會將基督信仰傳入中國,經當朝禮部尚書之徐光啓與利瑪竇等耶穌會士討論,取儒家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稱其信仰之獨一神靈爲「天主」,故稱之. 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 ,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 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768aa9b0493fb8298eea9216c42295a f33e91f9c3391122d7df3d214ea53c5e68ac453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