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fǎn lì zǐ
具有和粒子相同的質量、自旋、半衰期,但其電荷、奇異性、重子數、輕子數和粒子大小相等、符號相反的粒子。
反粒子是相對於正常粒子而言的,它們的質量、壽命、自旋都與正常粒子相同,但是所有的內部相加性量子數(比如電荷、重子數、奇異數等)都與正常粒子大小相同、符號相反. 有一些粒子的所有內部相加性量子數都爲0,這樣的粒子叫做純中性粒子,反粒子就是它本身,比如光子、π0介子等. 反粒子的概念首先是1928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他的空穴理論中提出的. 1932年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 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歐文·張伯倫(Owen Chamberlain)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現了反質子.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狄拉克的空穴理論對玻色子不適用,因而不能解釋所有的粒子和反粒子. 根據量子場論,粒子被看作是場的激發態,而反粒子就是這種激發態對應的複共軛激發態. 如果反粒子按照通常粒子那樣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反原子. 由反原子構成的物質就是反物質. * 反物質 * 量子場論...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7b5b68c854990239e8076c3b9184d145 | f28101c3a307dc885b53ce9012eb60a085d546df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