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 yuán xì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南部及臺灣等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梨園戲為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尚包括臺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採用南管音樂做為主要曲調。曲調牌名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梨園戲的角色原分生、旦、淨、末、丑、貼、外,故舊稱「七子班」,角色中以生旦為主。大約清代以前即已在泉州流行,大致上可分為「大梨園」與「小梨園」,前者以成人為主,後者以童伶為主。梨園戲的劇目,大梨園的上路和下南及小梨園,各有擅演的所謂「十八棚頭」,各具特色。即使是相同的劇目,三者在表演形態上,亦有所不同。
梨園戲,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戲曲劇種,起源於福建省泉州 ,在中國閩南及臺灣 ,和東南亞華裔閩南人聚居之地流行. 梨園戲可分爲「上路」、「下南」及「小梨園」(七子戲)三大流派,前兩者又稱大梨園. 每個流派風格與劇目不盡相同,三大流派各有其代表劇目,稱為十八棚頭. 常見劇目有《陳三郎》、《呂蒙正》、《郭華》、《朱弁》、《王十朋》等(梨園戲劇目大多數是用男主角來命名). 演唱的曲調和樂隊、樂器係福建南音(南管)系統,在臺灣的戲路以小梨園為主,因此較常稱為南管戲或是七子戲(小梨園). 劇團奉田都元帥為戲神(與潮劇、白字戲、歌仔戲、莆仙戲相同,潮州稱田元帥). 在中國1949年以後進行戲劇改革,在泉州設立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合併三種流派為一劇團,拍攝梨園戲彩色電影《陳三五娘》. 於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被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演員曾靜萍得到2次中國戲劇梅花獎,在2009年全國人大會議上,她提議將傳統戲曲研究納入學校課程. 臺灣的梨園戲傳承以七子戲為主,傳承表演團體有合和藝苑、江之翠劇場、南管新錦珠劇團、韻...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620c22aa6d9c92419d27182db8a0c1d | f21d493ef66e229f157899db6f80769f6ec2a9cf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