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雜

ㄋㄧㄡˊㄗㄚˊ

niú zá

解釋

牛的內臟。如:「老闆用牛心、牛肚、牛胃等煮成一鍋牛雜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牛雜是東南亞、廣東、香港常見的粵式街頭小喫 ,由牛的內臟煮成,包括牛腩、牛胃、牛心、牛肝、牛腎、牛肺、牛沙瓜等等. 通常與白蘿蔔一起煮,再以濃鬱的柱侯醬汁或鹵水汁調味. 在煮食前,牛內臟的清洗工夫要比較多,否則會有異味;從健康而言,它的膽固醇比較高. 關於牛雜的起源,相傳是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祀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姓饑謹,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 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 至此流傳於山東等地. 由於其蛋白質較高,營養豐富. 且很容易被胃腸吸收,是有益於健康的絕佳食品,後被人們稱之為「牛雜碎」. 廣州被稱為是牛雜的發源地. 和味牛雜蘿蔔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 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 出於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喫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 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而蘿蔔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籤串着醮辣椒醬喫,曰爲...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c12db5cbd25f380552acef6963fdd36 f0f62f0fcc7adfc408891ad54fc4684a8a43429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