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孤

ㄑㄧㄤˇㄍㄨ

qiǎng gū

解釋

臺灣的民俗活動。在中元普渡儀式結束或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之夜,道士敲鑼除供品時,群眾蜂擁搶奪祭過野鬼的供品,搶為「搶孤」。此類活動具有宗教民俗和體能競賽的意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一種民俗活動。在中元普渡儀式結束或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之夜,道士敲鑼撤除供品時,群眾蜂擁搶奪祭過野鬼的供品,稱為「搶孤」。此項活動具有宗教民俗和體能競賽的意義。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搶孤為閩南民系及越南一種廟會活動,臺灣的宜蘭頭城及屏東恆春、中國大陸閩南、潮汕及香港潮州人在中元普渡或醮會等祭祀活動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其中一種比較為人熟悉的為搶包山. 一種說法是為了娛樂眾家先靈,扮演搶食的餓鬼,另一種說法是搶奪祭品,以嚇退流連忘返的亡魂;同時亦有賑濟貧苦流民的功能. 臺灣最負盛名的「搶孤」是東北角宜蘭頭城與西南隅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 搶孤是先搭設十幾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臺羅:koo-tshián),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整隊八人中六人為先發,以底座人撐起其他三位隊員及攻擊手完成任務,想要憑己力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因此據說,在臺灣清治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曾經下令禁止搶孤活動. 現代的搶孤活動則有增加許多安全措施,例如下方之防墜網、登上孤棧時需鉤扣安全繩等. 1991年,宜蘭頭城恢復舉辦搶孤,並且改善了活動搶奪的方式,成了目前具有競賽性的民俗活動,截至2011年的新規例:第一階段,五人以疊羅漢方式幫助攻擊手在一小時內搶下柱子中間的紅繩,但如果支撐不住,或攻擊手跌回地上,需要重新...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33908f36988acce5daf515b10651258 f05dc5b45e62b165ea8765e182cab8424234ca9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