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元

ㄏㄨㄚˋㄩㄢˊ

huà yuán

解釋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時宋人。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華元,子姓,華氏,名元,中國春秋時代宋國政治人物,擔任右師. 歷事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 父親華御事,兒子華閱、華臣. 華氏是宋戴公的後代,成爲戴氏大族,華氏第2代華父督暗殺宋殤公,擁立宋莊公. 華督曾孫華氏第5代華元,在前611年左右擔任右師(執政). 前607年、宋國被鄭國攻打,華元、樂呂率軍迎撃. 大棘之戰決戰前夜,華元與全軍分羊肉,御者羊斟沒有分到羊肉. 羊斟懷恨,翌日之戰,他駕駛華元的兵車投靠了鄭國,華元被俘,宋軍混亂,樂呂戰死. 宋文公贈物到鄭國換回華元華元回國,羊斟逃到魯國. 前595年,楚國申舟出使齊國經過宋國境內,沒有向宋國提出通行申請,被華元俘獲. 華元以為這是楚國侮辱宋國,所以將申舟殺了. 不久,楚莊王包圍宋都商丘,長達七個月. 宋國很多人餓死,易子而食,析骸以炊. 楚人還在城外蓋起了房舍,表示要久留. 但宋人寧可死到淨盡,不肯做恥辱的屈服. 晉國一直不來救援. 宋文公派華元議和. 華元夜裏私下去見楚國將帥子反,乘子反不備,揮着利刃逼迫他立誓,把楚軍撤退三十里. 子反報告給楚莊王. 楚莊王因此而議和. 前589年,宋文公去世. 周簡...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華元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