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章

ㄈㄨˊㄓㄤ

fú zhāng

解釋

古代君臣服裝上,表示官階身分的紋飾。根據古書上記載,虞舜時代,參酌更早於虞的典章制度,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米、黼、黻等十二種花紋作為紋飾,用在君臣的服裝上。後來歷代都仿行,故稱為「服章」。《左傳.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晉.杜預.注:「尊卑別也。」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顯示 服章 的雜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