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

ㄕㄜˋㄏㄨㄛˇ

shè huǒ

解釋

1.舊時村里中,節日時應節扮演的雜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霍山行祠》:「沿路迎引到廟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到於是日,合鄉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

2.同行、同業。《水滸傳》第五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祇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 也是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在中國西北,每年春節,各鄉村羣衆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 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 羣衆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菸酒等禮物. 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社火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臺. 每個高臺均有一主題. 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 多取材於秦腔故事. 高臺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 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也有汽車或拖拉機)上,使用鋼筋,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造型,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臺上,少則 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 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 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可見其延綿之久....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9c83b95a7fb91e456c98d86d8e1591f eeb7eefe8fd36721c2305b6289188b28fdb75be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