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

ㄈㄨˇ

zhī fǔ

解釋

古代統轄一府的行政長官。知府大人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職官名。為明清兩代一府的行政長官。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知府是中國古代的地方職官名,是府級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 據古代正史職官志(百官志)記載,唐朝時已有相近的權變做法,宋朝時正式設立州府級地方長官“知府事”,明朝時才最後有了以“知府”爲名的地方官職. 以職級論,明、清專職知府一般為正四品或從四品,約相當於省轄市、地級市正職. 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從唐朝開始即有以其他官職兼“知府事”或“權知府事”的做法,但“知府事”還不是正式的官職名稱,而且管轄範圍與後來的州府可能有很大差別. 五代因循唐制不變,也有類似做法. 到了宋代,在府、州、軍、監設立地方長官,府的地方長官全稱爲知某府軍府事,簡稱知府事、知府,以文臣本官朝官以上和武臣本官刺史以上充任. 宋朝的知府事執掌府的戶口、賦稅、錢穀、獄訟,具體權力因不同的州府而稍有差異. 因爲各地有特殊情形,知府事一般還會兼領其他的官職,因而邊境州府的知府在軍事和政事上的權力可能大於一般州府. 元朝廢府設路,路一級的地方長官爲達魯花赤,只在散府設有“知府”的官職,是達魯花赤的屬官之一. 明朝大...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d950d5f6c36824fbc1e2349f22db543 ee5c7551ebe1d62449dccec00612d9893af5d65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