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

ㄒㄧㄣㄕˊㄑㄧˋㄕˊㄉㄞˋ

xīn shí qì shí dài

解釋

石器時代的後期。為人類史前時代最晚的一個階段。約從西元前八千年開始,迄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四百年為止。主要特點包括使用經過琢磨的燧石和精製石器、飼養家畜、播種農作、製作陶器、建造石墓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1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雖然,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留在新石器時代,不過那些地區還是有高度文明的出現,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紅銅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就在這個時代,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石器的製作也從打製變磨製, 將植物的果實種子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類亦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註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字. 在中國大陸,這個時代出現了彭頭山文化、齊家文化、裴李崗文化、後李文化、興隆窪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新樂文化、趙寶溝文化、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寶墩文化、石家河...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ba56b1fea6ebf2fd4e2e6fabc0f92c1 ed671e857081c14fa8541692faa321d31174282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