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清曲

ㄧㄤˊㄓㄡㄑㄧㄥㄑㄩˇ

yáng zhōu qīng qǔ

解釋

一種流行於江蘇揚州地區的曲藝。由一至數人演唱,多數只唱而不說,以二胡、琵琶、四胡等伴奏。所唱的曲牌有滿江紅、剪剪花、梳妝臺等,曲目都為短篇。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揚州清曲是流傳在江蘇揚州、鎮江一帶的地方曲種,俗稱“小唱”、“小曲”,起源於元代,使用揚州話演唱. 揚州清曲起源於元代. 元代夏庭芝所著的《青樓集》中已有“李芝儀,維揚名妓也. 工小唱,尤善慢詞 ”的記載. 清代康乾年間揚州清曲達到了鼎盛. 揚州清曲藝人曾到達廣東、福建、江西、山東、兩湖等地,並對當地的曲藝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影響 . 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一書中描繪了當時清曲的演出盛況 ,並記載了諸多著名藝人和曲牌名. 民國初年,隨着大量蘇北人來上海謀生,揚州清曲在上海達到中興,湧現了一批著名藝人,如王萬青、黎子云等等. 唱片公司爲他們灌製了清曲唱片,並在社會上發行 . 1960年,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揚州曲藝團 ,吸收了許多民間清曲高手,並蒐集整理了揚州清曲的資料. 文化大革命期間,曲藝活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1986年,廣陵清曲之友社成立 ,揚州清曲逐漸復興. 2006年,揚州清曲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揚州清曲的表演者以男性居多,4-6人爲最佳,1-2人也可,最多不超過8人,但每人須會演奏一種或幾種樂器,能做到“手口一致”,“自彈自唱,自拉自...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c1bb61b0f6376d7c2911a26d30c1a04 eb5ad0f5e3d1da4301cf20165d195642e72cd1b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