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5 14

ㄊㄠˊ

táo

解釋

[名]

樂器名,打擊樂器。古代的一種鼓。形制為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繩繫著兩個珠狀物,手搖木柄,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而發聲。類似民間流行的撥浪鼓。隨柄上所穿鼓數的不同,而有路、靈、雷的分別。一般為一至四面鼓。本用於宗廟社稷祭儀的雅樂中,漢唐以後,也用於宮廷的燕樂中。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又作 ,又稱鼓、 鼓、手搖鼓、波浪鼓、博郎鼓,是傳統鼓,見於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部份地區、南美洲等有不同的種類、大小,其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作爲一種打擊樂器. 鼓的外圈有對稱的2個小鼓錘;鼓下有木柄,手左右搖擺,2個小鼓錘左右打擊鼓面發聲. 一根木柱為柄,雙耳繫有繩. 有單個或多個等組合. 《廣韻》大者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又小鼓著柄者. 《書·益稷》下管鼓. 《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地上之圜丘奏之. 靈鼓,靈,澤中之方丘奏之. 路鼓,路,宗廟之中奏之. 又《禮·王制》天子賜伯子男樂,則以將之. 單個式的稱為波浪鼓或撥浪鼓,鼓面約一掌大至直徑八九寸,繩上各穿有彈丸大小木珠1顆作為鼓錘,是中國近代賣布小販的標誌,也是東亞傳統兒童玩具. 雙鼓式的稱為貨郎鼓,較小的在上,較大的在下,鼓上加鐵圈,中系一個雲鑼兒,圈左右系錘兒,手搖時鑼鼓齊鳴,聲音動聽,是中國近代挑擔子賣針線的人的響器. 由兩個人頭蓋骨黏合而成,是當地傳統宗教如印度教、苯教、藏傳佛教等的法器....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4ba8a4e0c1856de8722a9365f3ef033 eb21467fd3b8ded873e30153e59537e43790646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