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

ㄍㄨㄛˊㄕˇㄍㄨㄢˇ

guó shǐ guǎn

解釋

纂修國史的機關。掌理纂修國史及典藏國家重要史料文獻,隸屬於總統府。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史料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行憲以來歷任已卸職之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 國史館於1947年在南京成立,1957年在臺灣復館. 由於1949年中國大陸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及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3月17日,胡漢民、黃興等97人聯名具呈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請設國史院,編纂《中華民國建國史》;孫中山對此表示贊同,並且指出“民國開創,爲神州空前之偉業;不有信史,何以照耀宇內、昭示方來”. ;北洋政府時期 半個月後,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臨時大總統爲袁世凱. 1912年12月11日,袁世凱任命王闓運爲國史館館長,並且在12月29日公佈了原南京臨時政府擬訂的《國史館官制》. 但是延至1914年5月25日,國史館才正式宣告成立. 1915年1月9日,袁世凱又任命楊度爲國史館副館長. 1915年11月,在袁世凱稱帝前後,王闓運、楊度辭職赴外地,國史館館事中斷. 1917年4月,段祺瑞政府以經費拮据爲由,將國史館停...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5fb8bd97d8986cf43b34f88fd5178d7 e415925aedc2ac4e01e490ed1a96afeb902e66f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