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書

ㄌㄧˋㄕㄨ

lì shū

解釋

記載年、月、日、時、節氣等可供查考的書。爸爸這幾天猛翻曆書,要為大姊的婚期挑個黃道吉日。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記載年、月、日、時、節氣等可供查考的書。也稱為「曆本」。

2.《史記》八書之一,專談律曆。《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律居陰而治陽,曆居陽而治陰,律曆更相治,閒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異,維太初之元論。作曆書第四。」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黃曆,是在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法. 由於裝訂成書,故又稱曆書. 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相傳是由黃帝創制,故稱為《黃曆》. 古代由政府頒發的歷書,公佈來年的年號、節日、節氣,反映自然界時間更替和氣象變化的客觀規律,指導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也作爲政府公文簽署日期的依據. 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曆書稱為日書. 古時由朝廷負責天文曆法的官署計算頒訂,以皇帝的名義頒佈,因此也稱皇曆,其內容指導農民耕種時機. 清乾隆即位後為避其名諱(弘曆),改稱時憲書,直至清末為止,是指曆書是指按照一定的曆法排列年、月、日、時,並註明節氣的參考書籍. 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忌諱故廣東、香港等粵語地區的則多數稱為通勝,也有稱做吉書. 中國最晚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有曆書存在,作為人民的生活指導手冊. 元泰定五年(1328年),官印黃曆高達三百多萬本. 古時曆書係由朝廷發布,如秦、漢的太史令,唐代的太史局,宋、元的司天監,明、清的欽天監等,明朝崇禎二年至崇禎七年(公元1629年至1634年),徐光啟領導下的曆局組聘專家編纂了《崇禎曆書》. 清...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3af7fd3aaba29a8f8a0781007ee6bd7 e382087675991d77db9a2aed6157b51eabb7b3a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