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ㄓㄨㄥㄩㄢˊㄐㄧㄝˊ

zhōng yuán jié

解釋

農曆七月十五日。本來是道教的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的誕辰。道教會在這一天舉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因此,民間盛行為死去的親人舉行超渡法事,以消災祈福,化解怨氣。並有如放河燈、搶孤等習俗,也稱為「盂蘭盆節」、「鬼節」。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中元節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日期為農曆七月十五,本來為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 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而成為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誕辰. 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 中元節和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崇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自然信仰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覲禮篇》記「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中元節在漢代已有,在夏末秋初祭祀田地之神、感謝大地的節日——中元節, 《禮記》「月令」篇上說:「是女也(七月),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佔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道教創立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佛教傳入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a7dbc0efd3ec82eced2a49632f039e6 e0e5b713fbcf89bd6fe73de1721840f0526ef31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