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bái qú
漢武帝太始二年所開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於關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櫟陽,注入渭水,長約二百里,灌溉面積高達四五○○頃。唐朝分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年後,改築涇惠渠。《漢書.卷二九.溝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
白渠,中國陝西關中地區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開鑿於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於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故而得名白渠 ,也常與原有的鄭國渠合稱鄭白渠. 因渠水來自涇河,明代開始又叫涇渠. 白渠工程與鄭國渠相似,在涇河從北方山谷流入關中平原處,把部份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與涇河平行而相近,進入關中平原時分開;渠道灌溉系統分為幾支,水流通過叫「鬥」的出水閘門分別進入溝渠,流向農田. 主渠渠道歷代變化不大,變化的多是沿渠道支流而分佈的閘門「鬥」. 唐代時有鬥176個,元代135個,晚清時只有106個. 白渠西起自池陽谷口鄭國渠南岸 ,引出涇河水流向東南,經池陽、櫟陽向東到下邦後折向南注入渭河 ,全長二百里,受益農田四千五百餘頃. 鄭白渠灌溉面積逐漸減少. 史書記載,鄭國渠灌田4萬頃,漢代白渠4千頃,唐代時6千至1萬頃,北宋時2-6千頃,維修後增至3萬頃,元代後期7-8千頃,明代中期8千頃(可能虛報),明代後期及清代前期減至700頃. 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餘頃. 由於涇河含有較多泥沙,白渠也爲關中平原農田帶來了肥沃的沉積土壤. 時人贊曰:“涇水一石,其泥數鬥. 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04473d5f896ad16e0bd411d80807cc1f | e0d0a26e657ce49a319dfd5eaa06a352bcc713dc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