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

ㄨㄛㄎㄡˋ

wō kòu

解釋

明朝侵擾我國沿海各省的日本海盜。明初倭寇為禍我國沿海甚烈,後為戚繼光所平定。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指明初侵擾中國沿海各省的日本海盜。《明史.卷三二二.外國傳三.日本傳》:「有捕倭寇數十人至京者,廷臣請正法。」《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傳說倭寇一路放火殺人,官軍不能禁禦。」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倭寇(🇯🇵),又稱海亂鬼(🇯🇵)、八幡(🇯🇵),是指13至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沿岸的日本海盜,這些海盜勢力最早源自日本及琉球羣島,故此冠以對日本之蔑稱「倭」稱. 歷史上倭寇來源眾多,組成複雜. 元明朝早期以日本人爲主,明朝中晚期有出現東南沿海地區漢人爲主體、以及來自朝鮮、中南半島、南洋地區的水手混編的海商集團與少數日裔合作(如汪直集團),被稱為「假倭」. 全盛時期的倭寇活動範圍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甚至有部分隊伍將基地設於九州,成為日本大名的海軍傭兵 . 此詞後期(特別於十九至二十世紀大日本帝國向外擴張侵略時)開始引申成為遠東地區對日本人的貶義稱呼. 倭寇一詞的由來,是從高句麗廣開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記載「倭,寇○○(地名)」而來,在此「寇」當動詞,即「倭人侵略(某地)」之意,而之後「倭寇」二字作為名詞獨立,用以稱呼來自日本的侵略者. 另一方面,在16世紀壬辰倭亂以及20世紀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兩國的人民都稱呼日本侵略軍為“倭寇”或“日寇”. 而在往後的排日風潮中,倭寇和日寇更成為敵視日本人的用語. 雖然同被稱為倭寇,但兩者的成份分別...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beb005883967e4de2a63d7b4bb95c8a df8c8410f4e15105f7d7ef0511f43a1920b881b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