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jiǎ xì
流行於閩南一帶的劇種。相傳源於清初閩南的宋江戲,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高臺上跳桌子,所以稱為「高甲戲」。後吸收平劇劇目及表演形式,其腳色分生、旦、丑、北(淨)、雜五類。唱工方面伴奏以南管為主。 △戈甲戲、九角戲
流行於閩南一帶的劇種。相傳源於清初閩南的宋江戲,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高臺上跳桌子,故得名。後吸收平劇劇目及表演形式,其角色分生、旦、丑、北(淨)、雜五類。唱工方面伴奏以南管為主。也稱為「戈甲戲」、「九角戲」。
高甲戲(閩南語:Ko-kah-hì),又叫“戈甲戲”、“九角戲”、“九甲戲”、“交加戲”,以閩南語爲媒介語進行表演,是福建主要劇種之一,最初起源於合興戲發源於福建泉州,流行於閩南地區,臺灣和東南亞華裔閩南人聚居之地. 高甲戲形成於清代中葉. 高甲戲的劇目來源比較複雜,絕大部份是從提線木偶戲、梨園戲、徽戲、弋陽腔、京戲吸收過來的. 初步統計高甲戲的傳統劇目一百多個,新編的優秀劇目有《連升三級》《真假王岫》、《大鬧花府》、《筍江波》、《許仙謝醫》等. 高甲戲的音樂曲牌以南曲爲主,兼收梨園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具有濃郁的閩南地方韻味. 器樂分爲文樂和武樂. 文樂以嗩吶(大吹)爲主,配以笛|品簫、簫|洞簫、三絃、二絃,後來又加入琵琶、揚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 武樂有北鼓、小鼓、通鼓、鐸板、大小鑼、大小鈸,特別是響盞和小叫,是醜、旦戲不可缺少的打擊樂. 高甲戲行當的劃分與其他劇種大體相同,尤其擅長丑角表演. 僅醜行分類就有幾十種之多. 其表演特點活潑、輕快,舞蹈性強,節奏明朗,誇張性大,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 高甲戲老一輩醜行演員比較有名的有柯賢溪、許仰川、...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54ceabfb5651801e3c1649cc4c8d3523 | de80b52d612352423ebc40d07207fba45969433a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