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

ㄎㄨㄥˇㄑㄩㄝˋㄨㄤˊㄔㄠˊ

kǒng què wáng cháo

解釋

古印度旃陀羅及多於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趕走外族部隊,統一印度北部,建立一個專制集權國家。傳至阿育王,完成統一大業。死後,帝國便逐漸衰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孔雀王朝(梵語:मौर्य राजवंश,約前322年至約前184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前325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留下了一支軍隊. 這時,月護王(旃陀羅笈多)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軍隊,趕走了馬其頓人. 隨後,他又推翻了難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華氏城. 由於他出生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因此,後來人們把月護王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也有一說孔雀一詞來源於其梵語發音(mayūra)與月護王的母親的名字發音相近. 前317年,孔雀王朝統治了整個印度西北部. 月護王統治末年(前298年),人口達到1,870萬人,到了月護王兒子賓頭娑羅統治時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干高原以及遠達阿拉伯海的廣大領域,形成了史學界傳統意義上的大帝國. 根據佛教文獻記載,前3世紀中葉阿育王在位時國勢強盛,四處攻伐,統一了除了現卡納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個印度次大陸,估計人口在前250年達2,650萬人. 由於孔雀王朝在可靠史料極度匱乏,主...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47a6bc2a21b22dab5bdd478db2c3813 dda4020a5d53c5f42edc6142e8af4bddfba9d5a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