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度

ㄒㄧㄤˇㄉㄨˋ

xiǎng dù

解釋

聲音的強弱程度。發音物體振動的振幅愈大則響度愈大。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響度(英文:loudness),又稱音量,是量度聲音大小的知覺量,符號為 N ,常用單位為宋. 與聲強不同,響度是受主觀知覺影響的物理量. 在同等聲強下,不同頻率的聲音會造成不同的聽覺感知,因此量度響度時,須對不同頻率的聲音作出修正. 研究聲音和聽覺感知的關係,屬心理聲學的範疇. 響度的常用單位是宋. 另一個相關的物理量,是以對數尺度表示的響度級(loudness level),符號為 LN ,常用單位為方. 要注意,宋和方都不屬於國際單位制. 對人類聽覺來說,愈高的聲壓或聲強 ,會造成愈大的聽覺感知. 而在人類的可聽頻率範圍(20 Hz 到 20 000 Hz)中,由於聽覺對 3 000 Hz 左右的聲音較為敏感,該段頻率也能造成較大的聽覺感知. 首先對聲音頻率和聽覺感知進行量化研究的,是美國的物理學家哈維·弗萊徹. 1933年,他和蒙森以純音作實驗,找出不同頻率和聲壓的組合,使得聲音能造成相同的聽覺感知. 他們將結果畫成曲線,稱為弗萊徹-蒙森曲線(Fletcher–Munson curves). 1956年,又出現另一個版本,稱為羅賓遜-達森曲線(Robinson–Dadso...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018e5e1e99aa4f598df03ce7eab804f dda241f603e25d1ab8f90ab0e0713517de02272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