靉靆

ㄞˋㄉㄞˋ

ài dài

解釋

1.雲多而昏暗的樣子。晉.潘尼〈逸民吟〉:「朝雲靉靆,行露未晞。」唐.鄭谷〈入閣〉詩:「壽山晴靉靆,顥氣暖連延。」

2.眼鏡。見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摘抄.卷二.靉靆》。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眼鏡,又稱目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打扮用途. 亦有特製眼鏡供觀看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眼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但不能醫治或根治這些問題. 其他種類的眼鏡包括護目鏡、太陽眼鏡、泳鏡等,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 現代的眼鏡,通常在鏡片中間設有鼻託(鼻樑撐),及在左右兩臂擱在耳朵上的位置設有軟墊,而另外也有隱形眼鏡. 符合現代定義的矯正用眼鏡的發明者眾說紛紜. 1268年,羅吉爾·培根最早記錄了用於光學目的的透鏡,然而,與此同時,將裝入框中的放大鏡用於閱讀已經在歐洲出現了. 在歐洲,最早的眼鏡出現在13世紀的意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 最早有眼鏡的畫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於1352年繪製的. 有說法認為中國的「眼鏡」最早稱為,為眼鏡的阿拉伯文(alunwainat)的音譯. 在明朝嘉靖年間,明人張靖《方州雜錄》記載:“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爲一,歧則爲二,老人目皆不辨細書...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1f5ab13b363e3e74df9e58502d40da3 d2c53a9dac055fe3b5143656cedb6fada4d7f53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