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

ㄨˇㄔㄤˊ

wǔ cháng

解釋

古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倫理關係。五常是中國道德規範的基礎。

相似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書經.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唐.孔穎達.正義:「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禮記.樂記》:「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漢.鄭玄.注:「五常,五行也。」

3.仁、義、禮、智、信。《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4.三國蜀馬良兄弟五人。他們的字中都有「常」字,時稱為「五常」。《三國志.卷三九.蜀書.馬良傳》:「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5.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之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常。」也作「五倫」。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五常可以指: * 三綱五常五常,漢董仲舒對策雲:「夫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常脩飭也. 」《白虎通義》五常者何?仁、義、禮、智、信也. 儒家三大聖人孔子、孟子、旬子分別提倡仁、義、禮. * 五典,尚書【偽】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 」孔穎達疏:「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 * 五行,《禮記.樂記》:「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 」漢.鄭玄.注:「五常,五行也. 」 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五常. 」成玄英疏:「五常,謂五行:金、木、水、火、土. 」 * 五常市,中國黑龍江省的一個縣級市 * 五常鎮,中國黑龍江省五常市的一個鎮 * 五常街道,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一個街道 * 五常廳,清朝時設置的廳 * 五常街,臺灣臺北市中山區的街道名稱 * 五常,臺灣臺北市文山區(木柵永安街)奧德莎社區. 因張氏先人光培生有五子港和(延漢)、源涉(延水)、福榮(延茂)、寶山(延海)、春成(延至)而得名. * 五常國小,臺灣臺北市中山區的一所國民小學 * 五常國中,臺灣臺北市中山區的一所國民中學 * 五常法,企業管...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3e9709f455768bd18c9f30032506a8a cfdbcbd69ad8bfb56b619c676e3414b8e43301f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