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chè hóu
秦漢時最尊貴的侯爵。後避漢武帝諱,而改稱為「通侯」或「列侯」。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列侯,原稱徹侯,是從戰國到南朝陳的一種中國爵位. 戰國時代,許多諸侯國廢除了春秋時期通行的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設置郡、縣. 隨之出現了徹侯、君等具有食邑的封爵.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採取二十等爵制,徹侯為最高一等,其次爲關內侯,均有食邑. 漢朝建立後,延續此項制度. 徹侯以縣、鄉或亭爲食邑,即爲侯國,“金印紫綬,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得臣其所食吏民. ” ,其他諸爵得食俸祿如官吏. 徹侯為漢代異姓臣子的最高封爵,後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也稱列侯. 西漢的列侯獲封縣,封地稱國,各列侯食邑高低不等,少者百戶,多者如長平侯、冠軍侯等可達萬戶. 列侯國置國相一人,相當於縣之令、長. 列侯自置家丞、舍人、庶子、門大夫、洗馬、行人等家臣. 列侯如果不任職或娶公主,就需要去封國居住,稱為“就國”或“歸故國”. 列侯居京師則主爵中尉領之,就國則郡守時時巡察之. 起初漢高祖劉邦曾定下白馬之盟,稱:“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但一直沒有被遵循,相反,拜相者必封侯,尚主者必封侯,以及皇后父親兄弟必封侯,成為漢朝慣例. 東漢列侯共分五等,分別為縣侯、都鄉侯、鄉侯、都亭...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72dd3e914fdf2cf808c2e9df2895e382 | cc8572a94fe24e7afc39b0313690fb08a31e0363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