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ㄕㄥㄉㄧˋ

shēng dì

解釋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對於死地而言。《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內篇.微旨》:「有急則入生地而止,無患也。」

2.未開墾的土地。

3.未經蒸熟的地黃,稱為「生地」。可供藥用,有退熱、止血的功效。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地黃(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又稱作芐、芑、生地生地黃 、芑,為列當科地黃屬植物. 地黃在傳統紡織業中用作黃色染料,故得名. 地黃的塊根則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於《神農本草經》,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又分為鮮地黃、乾地黃與熟地黃. 株高15-30釐米,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 主要產地為中國北方,以河南省焦作市一帶,如溫縣、博愛縣、武陟縣等地最爲著名,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佈. 焦作市在古時為懷慶府,因此地區出產的地黃功效最佳而頗負盛名,稱為「懷慶地黃」. 鮮生地即為採集新鮮者,可榨汁用,稱地黃汁. 乾生地為採集完後曬乾者. 熟地黃則是與良酒、砂仁拌炒,並經九次蒸、曬而得. 炮製目的可使地黃的副作用(如:味苦、滋膩感、與服用後腸胃不適等情形)明顯的降低. 按炮製不同,性味、用途也不同. 新鮮地黃稱爲鮮地黃或鮮生地. ;性味 性寒,味甘苦. ;功效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用於因溫病或熱毒而吐衄、發斑,可以清火、解熱、涼血而止血. 經乾燥後的地黃稱爲乾地黃或乾生地. ;性味 性涼,味甘微苦. ;功效 可以滋陰、涼血...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baf63a911f56b2ed984dd71c8bfa1a5 cc032724ca1369fabbf3d7c26f5bea6e40787db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