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列拉

ㄏㄨˇㄌㄧㄝˋㄌㄚ

hǔ liè lā

解釋

霍亂的別名。為英語cholera的音譯。參見「霍亂」條。也譯作「虎列剌」、「虎烈拉」、「虎烈剌」。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霍亂(Cholera),又稱虎疫、霍痢拉、虎列拉、虎列剌等,是由霍亂弧菌的某些致病株感染小腸而導致的急性腹瀉疾病. 症狀可能相當輕微,也可能相當嚴重 . 典型症狀為連續數日嚴重水瀉 . 可能合併有嘔吐、肌肉抽搐的現象 . 霍亂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可能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死亡 ,或導致眼窩凹陷、皮膚濕冷且缺乏彈性,以及手腳出現皺紋等 . 脫水可能導致皮膚發紺 . 一般是在接觸病原體後立即會發病 . 關於霍亂的歷史描述最早於西元前五世紀在梵語被發現 . 1854年,意大利解剖學家菲利波·帕西尼首次分離了霍亂弧菌 . 而英國約翰‧斯諾醫師在1849到1854年間對霍亂的研究成就了流行病學領域很顯著的進步 . 1883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再度發現霍亂弧菌,使該病菌廣爲人知 . 中醫學稱霍亂導致的脫水徵象為癟螺痧. 臺灣話使用者沿用日語「コレラ(虎烈剌)」,唸作khoo-lé-lah. 霍亂可由多種霍亂弧菌引起,各個菌種致病力不同:一些菌種可致更為嚴重的病症 . 霍亂弧菌最主要通過被含該細菌的人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 . 未經徹底烹飪的海鮮也是一個常見的傳播途徑. 霍亂弧菌僅...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f20d2f27c6dd02f120b10675127f0db c80a9d71a684530cbae6d280afd1a64ac645c05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