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族

ㄓㄨㄤˋㄗㄨˊ

zhuàng zú

解釋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參見「壯族」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壯族(舊稱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800萬(2010年),爲古代百越族的一支(西甌),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 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儂族、熱依族語言文化非常相似,並一起合稱爲僚人. 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獠、溪峒蠻、烏滸. 宋代始稱爲撞、僮、仲,明清有稱爲僮人、良人、土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1949年後改爲單人旁的僮字,統稱族,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爲“壯”. 今壯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帶,已發現多處六七十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留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遺物. 五萬至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廣大地區,已發現人類化石13處,文化遺址、遺物分佈點100多處. 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蓮洞人”、“九頭山人”、“都樂人”、“甘前人”,桂北的“寶積山人”、“荔浦人”,桂南的“靈山人”,桂西的“幹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發現地點名稱來命名. 這些古人類的體質特徵,大體是頭部顴骨較大,鼻樑稍凹,上門齒呈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bff1a9ad3dec4125a041a8b6fc96c94 c66fccf85c6ed3c92b861d713408061d4e09578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