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

ㄓㄞㄐㄧㄝˋ

zhāi jiè

解釋

1.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以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不近女色、嚴守戒律等方式表示誠敬。每年清明祭祖前一星期,他們全家族都要做例行的齋戒

2.回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規定教徒每年在該教教曆九月齋戒一月。白天禁止飲食、房事等。《可蘭經》規定,在齋戒月時,除病人和旅客可延緩補齋或以施捨補贖外,逢此月均當齋戒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但凡人要請他寫字時,他三日前,就要齋戒一日。」

2.八關齋的略稱。參見「八關齋」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齋戒是一種與宗教有關的個人行爲,其主要方式爲對飲食和性生活的限制. 爲了禮儀、神祕主義、苦行或其他宗教目的,或者爲了道德上的目的而禁絕飲食. 禁絕飲食可能是完全的,也可能是部分的;可能是長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 在世界各地,自古實行禁絕包含的人,有許多宗教的開創人和他們的追隨者,有根據某種文化形態而劃分出來的一些個人;還有一些個人或團體會以絕食作爲抗爭,表示反對違背社會倫理或政治原則的行爲. 齋戒行爲在很多宗教中都有,作爲信仰的準則,以準備節日,反省自身,或教導信徒節制貪慾,進求更高層次的生活. 古中國的齋戒分爲三種,一種是帝王、官吏、士族、平民在正式祭典前的齋戒,一種是還願的齋戒,一種是宗教戒律性的齋戒. 在祭祀前的齋戒中,齋戒者在祭天、祭孔、祭祖或者祭拜其他神明前數日(通常是三日)停止食用葷食,停止飲酒,停止房事. 《明史》洪武二年學士朱升等奉敕所撰《齋戒文》對齋戒的行爲規則作出了規範:“戒者禁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內. 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專門的齋戒住宿場所居住),不飲酒,不茹葷,不問疾,不弔喪,不聽音樂,不理刑名,此則戒也. 嚴畏謹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fecfd1a2da0ae93cd679a77d0a2fd80 bdc344cba8ebefbaeb6be12f274a417a2aa5889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