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

ㄅㄠ˙ㄗ

bāo zi

解釋

用發麵製成麵皮包餡,蒸熟可吃的食品。鮮肉包子、蔬菜包子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用麵皮包餡,蒸熟可吃的食品。如:「肉包子」、「菜包子」。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有士大夫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蒸作從食》:「蒸作從食:『大包子』、『諸色包子』。」

2.舊時銀錢等的封包。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四:「祖宗故事誕育皇子公主,每侈其慶,則有浴兒包子,並賚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銀大小錢、金粟塗金果、犀玉錢、犀玉、方勝之屬。」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包子,中國的傳統美食之一,一般是用麵粉混和水後發酵過的麵團內餡蒸製而成,款式非常多. 常用餡爲各種肉類或各類蔬菜、芝麻、豆沙等等. 現今出名的包子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廣東叉燒包,小籠包,灌湯包. 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中國各地,但當時統稱為「餅」、「饅」、“曼頭” 、“蒸餅” 、「籠餅」 、「饅頭」 、「蠻頭」 ,皆無餡. 唐代以後,饅頭變小,稱“玉柱”、“灌漿” 、“粳頭” 、“饅役”,亦為無餡. 饅頭有「瞞頭」(欺瞞河神的人頭)之說法,無文獻可供考證. 此詞可能衍生自《說郛》內文所載之文字:「食品饅頭本是蜀饌. 世傳以為諸葛亮徵南時其俗以人首祀神,孔明欲止其殺,教以肉麵二像人頭而為之. 流傳作『饅』字. 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 」 此後,無論是有無餡心,均統稱饅頭. 一直到北宋趙禎出生後,纔出現包子這一稱呼,指的就是有餡的饅頭 . 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 現在蘇南地區,仍將無論是否含有內餡的饅頭統稱為饅頭,例如肉為餡的稱為「肉饅頭」.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8e695653bde1a21529b8cac0f0def56 bd1c010834ff83ea5ef61849919f78e452a256a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