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琴

ㄇㄚˇㄊㄡˊㄑㄧㄣˊ

mǎ tóu qín

解釋

樂器名,擦弦樂器。蒙古族的傳統樂器,蒙語稱為「莫林胡爾」。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稱為「綽爾」。兩弦,夾於雙膝之間演奏,弓弦分離,以指背按弦,其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故稱為「馬頭琴」。除獨奏外,並可為民歌、說書的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馬頭琴,蒙古人稱爲莫林胡爾或綽爾、潮兒 ,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祖先爲馬尾胡琴,是中世紀北方弓弦胡琴的一種. 科爾沁草原的蒙古人稱其爲“潮兒”(Chor),錫林郭勒、察哈爾的蒙古人稱它爲“奚琴”(Hihil-Hor). 二者結構基本相同,但定弦法、琴絃位置和外形有差異. 1907年,一名日本青年考古學家到內蒙古考察,在現在的昭烏達盟巴林右旗一個蒙古牧民家發現了馬頭琴. 根據她的日記: 這裏我看到一件珍奇的樂器,我起了個名叫它馬頭琴吧. 因爲,琴端雕有馬頭,兩隻耳朵是牛皮做的. 碼頭下面有兩根纏琴絃的木軸. 琴桿兒是用樺木做的,共鳴箱是野杏木做的. 琴絃是馬尾毛縷成的. 音色低沉、陰鬱,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這是現存的最早的“馬頭琴”一詞的記錄. 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爲柱,頭骨爲筒,尾毛爲弓弦,製作成二絃琴,由於通常在琴桿的頂部按小馬模樣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 馬頭琴從唐、宋時期的胡琴發展而成,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 馬頭琴流行於蒙古國、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 齊·寶力高在1973年開始對馬頭琴進行改革,擴大了...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0f1e829877276031d80ff0b9fb52539 bce01f66c94036a7b7d53c4cd6a853564eee027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