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

ㄐㄩㄣㄗˇ

jūn zǐ

解釋

才德出眾的人。君子風度、大雅君子

相反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在位者或君王。《易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禮記.曲禮上》:「故君子式黃髮。」唐.孔穎達.正義:「君子謂人君也。」

2.才德出眾的人。《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禮記.曲禮上》:「博聞彊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3.稱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相似詞

相反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君子,在中國周朝之前,為貴族之統稱. 後來於春秋之封建社會則變成士大夫之統稱,也就是為官之人稱君子,平民稱小人. 儒家認為君子應不單指貴族或士大夫,而是「聖人之下,富有禮義規範的人」,具有高道德標準的人,君子成為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君子是儒家倡導人們塑造自己人格理想的對象,人生的終極目標. 君子的很多標準,是論語所定義的.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捨身取義;士不可不弘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等,是儒家認爲君子應有的品格. 「尹」甲骨文象形權杖(執政)加「口」(命令)為「君」會意為「執政號令之主」. 君,尊也《說文》.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禮論》. 君子的本意爲“君之子”,後解作才德出眾的人 . 中國周朝時期,周天子分封諸侯,建立邦國. 諸侯稱國君,國君的兒子稱爲君之子,“君主的臣子”,即君子. 因各諸侯國的君子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文化、品味和修養水準都很高,後世也將道德水準品德修養很高的人譽稱爲君子,引申為“君主的子民”. 孔子對君子進一步做出標準和規範,使得君子正式成爲一種道德評判的標準. *「內省不疚」,君子在每天反省自己一天...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b9d046081a2019be433c6de27d517ff bcda86664bc7fd6c918507bde79f01c0cd1bd79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