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

ㄌㄧㄝˋㄍㄨㄛˊ

liè guó

解釋

各國、眾國。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宣揚仁政思想。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左傳、莊公十一年》:「列國有凶,稱孤,禮也。」《文選.左思.吳都賦》:「若率土而論都,則非列國之所觖望也。」」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諸侯國,狹義上主要是指中華民國曆史對封地的稱呼,也被稱爲“諸侯列國”、“列國”;封地君主最高統治者被賜與“諸侯”的封號. 廣義上指封建時代(封建社會)及其以前人類文明時期共主(天子、皇帝)對其家族、功臣給予的封地,直至宣統退位以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取消世爵. 早在炎帝到黃帝等五帝時期,衆邦林立,各邦國的君主都被稱爲諸侯. 到了夏朝時,仍是萬國林立, 但開始有分封同姓諸侯的現象, 藉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 商朝時分封的部分諸侯國已經可以考證,如鄧國、孤竹國、應國、杞國、楚國、宋國、庇|比國等等 ,其中楚國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末年. 武王克殷以後,西周時分封制趨於成熟,將功臣、親戚、先代貴族封爲諸侯,目的在於“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 《左傳》稱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 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姬姓宗室就有53個諸侯國 . 諸侯封國的面積大小不一,爵位也有高低,爲五等:即公、侯、伯、子、男. 諸侯不得祭祀天子之宗廟,卿、大夫不得祭祀諸侯之宗廟 . 諸侯在自己的采邑內,可設立自己的「宗廟」,以便祭祖. 諸侯的嫡長子永世爲宗子,諸侯的宗子繼承諸侯的權力位置...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12f7c3c18d9795140b884f1458d763b baa438530471064016ae6e0d0ee0d2fbb3e1df7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