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

ㄧˋㄏㄜˋㄇㄧㄥˊ

yì hè míng

解釋

一種碑銘。梁天監十三年華陽真逸撰。正書,文自左至右。碑在江蘇省丹徒縣焦山崖石上,後陷落江中,南宋中曾挽出,後復墮江,清康熙間陳鵬年募工出之,共五石。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瘞鶴銘》是一部摩崖石刻,原石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北宋黃庭堅譽之為「大字之祖」. 今餘殘石五塊,存放於焦山碑林之內. 《瘞鶴銘》原石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唐代宗時石碑被雷擊裂成五段,崩落滑坡,滾落江中,在長江躺了三百多年. 到北宋慶曆年間,鎮江郡守錢子高在退潮的江底打撈起一塊殘石,便在焦山興建寶墨亭以安立這塊殘石. 熙寧年間,因焦山島水域修建運河,在疏流工程中,再尋獲四塊殘石. 但命運多舛的《瘞鶴銘》殘石,於明洪武年間再度墜江.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陳鵬年在冬季枯水期,以鉅資募工打撈,經三個月的搜索,終於在距離焦山下游約三裏處,尋獲五塊《瘞鶴銘》殘石,讓《瘞鶴銘》沉入江中七百多年後,又得以重見天日. 殘碑石塊後來移置焦山上,砌入定慧寺伽藍殿南壁中. 在躲過日本侵華戰火的掠奪後,於1962年移往焦山寶墨軒碑林至今. 該石刻題載「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書」. 關於作者和年代歷來有不同說法. 宋黃庭堅、蘇舜欽認爲是王羲之所書,也有人認爲是唐人顧況、王鑽書. 宋金石家黃伯思考爲梁陶弘景書,後世多同意這種說法.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晚號「華陽真逸」...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ab20ba312731c0649111ee6c758ffdd b9bcc725906544c13b292cf385ad7180118d2e1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