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ㄐㄧㄚˇㄨˇㄓㄢˋㄓㄥ

jiǎ wǔ zhàn zhēng

解釋

清朝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歲次甲午,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日本趁機進占漢城,擊沉中國運兵船,並攻擊清廷牙山駐軍。七月一日中、日兩國正式宣戰,後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此次戰役,史稱為「甲午戰爭」。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甲午戰爭(亦稱中日甲午戰爭)是大清帝國和日本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進行的一場戰爭. 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 最終清朝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1863年底,朝鮮哲宗逝世,神貞王后立宗室興宣君李昰應之子李命福即位,改名李熙,是為高宗. 當時高宗還年幼,奉生父李昰應為興宣大院君(華人稱之為「雲峴君」),攝政. 1873年,大院君下臺,閔妃(即明成皇后)掌政. “徵韓論”自日本古代神功皇后徵韓的傳說以來,即爲日本的一種政治主張. 江戶幕府時期國學進一步將其發展,幕末尊王派如水戶派與吉田松陰等都提出這一主張. 作爲松陰的學生,木戶孝允亦在1868年12月向朝臣巖倉具視提出這一觀點. 隨後日本內戰戊辰戰爭爆發,徵韓論暫時擱置. 戰後明治維新開始,武士階級統治被廢除造成國內社會危機,徵韓論被以西鄉隆盛爲首的士族守舊派再次提出. 1873年,出訪歐美岩倉使節團歸國,認爲日本遠落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28b459eff67d2f96abea819a512f7b3 b6442a11ebc61d6a6f59cdea736f0da0cc4feea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