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百法

ㄨˇㄨㄟˋㄅㄞˇㄈㄚˇ

wǔ wèi bǎi fǎ

解釋

佛教用語。佛教瑜伽行派將輪迴和解脫的一切分成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謂之五位。心法是指能生起認識分別作用的心,共有八種;心所有法是指由認識作用而引發的心理作用,共五十一種;色法是指物質性現象,分成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是既不屬心也不屬於物質的有二十四種;無為法,非生滅或不再輪迴的現象,共有六種。合計一百。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五位百法,出於《大乘百法明門論》和《顯揚聖教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 其分爲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爲法. 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爲“五位百法” . * 心法(8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 心所法(51種): ** 遍行心所(5種)作意、觸、受、想、思 ** 別境心所(5種) 欲、勝解、念、定、慧 ** 善心所(11種) 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 煩惱(6種) 貪、瞋、癡、慢、疑、不正見 ** 隨煩惱(21種) *** 小隨煩惱: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 中隨煩惱:無慚、無愧 *** 大隨煩惱: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定(4種) :悔、眠、尋、伺 * 色法(11種): ** 五根:眼、耳、鼻、舌、身 ** 五境:色、聲、香、味、觸 ** 法處所攝色 * 心不相應行法(24種):有得、命根、衆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54f73adaf804594e845fc39f0dc3981 b3631fe2eda05057f5f5f41b00a8deff930205b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