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xiàng shēng
六書之一。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參見「形聲」條。
相聲是一種中國曲藝表演藝術,於清朝道光年間,在北京出現,其前身為八角鼓. 相聲一詞,古作像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爲象聲. 象聲又稱隔壁戲. 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爲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爲相聲. 由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出對口相聲、羣口相聲,綜合爲一體,成爲名副其實的相聲. 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爲最受觀衆喜愛的相聲形式. 普遍認爲相聲存在四門功課,說學逗唱,而傳統的口技即爲“學”. 在相聲傳承中,基本分成一般民眾與滿清旗人兩個源流. 前者賣藝為吸引觀眾,多願意講述表演較粗俗的段子,比較反映人民思想及地道文化,被稱為濁派,也稱渾門;而後者多爲喜好這門曲藝的八旗子弟,多少有些身分矜持,故喜好表演如文學、經史、戲劇等較為高雅的段子,被稱為清派,也稱清門. 但到了發展後期,濁派傳人也會說清派段子,清派傳人也有向濁派學習的情況. 至民國初年,基本已無特別的清濁之分. 相聲隨後在兩岸三地有着不同的發展模式. 相聲起源之一自曲藝八角鼓 . 張三祿是目前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 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藝...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695bc3342709ac56f71304e819d56558 | b2ba43c4a100524cf7229348a777852a53f21e94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