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zú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廣西省,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省也有散居,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所操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種方言。大都兼通漢語文。社會由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組成,有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牧業。傳統住屋形式為「干欄」,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和祖先,除此之外,亦見佛、道教的傳布。在傳統文獻中有「獞族」、「撞族」、「僮族」的記載,這三個字的讀音都是「壯」,是壯族的另稱。也作「族」、「僮族」、「撞族」。
壯族(舊稱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1800萬(2010年),爲古代百越族的一支(西甌),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 與貴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儂族、熱依族語言文化非常相似,並一起合稱爲僚人. 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獠、溪峒蠻、烏滸. 宋代始稱爲撞、僮、仲,明清有稱爲僮人、良人、土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1949年後改爲單人旁的僮字,統稱族,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爲“壯”. 今壯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帶,已發現多處六七十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留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遺物. 五萬至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廣大地區,已發現人類化石13處,文化遺址、遺物分佈點100多處. 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蓮洞人”、“九頭山人”、“都樂人”、“甘前人”,桂北的“寶積山人”、“荔浦人”,桂南的“靈山人”,桂西的“幹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發現地點名稱來命名. 這些古人類的體質特徵,大體是頭部顴骨較大,鼻樑稍凹,上門齒呈鏟...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ccdc54aa81a8fa2d185ed5ee71e6b174 | b09a73c69f2b4db6182d4da614d5c59b20cf282d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