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

ㄧˊㄨㄣˊ

yí wén

解釋

大陸地區稱彝族的傳統文字。有一千八百四十個字母。史志上稱為「爨文」或「韙書」。尚存早期文獻包括十五世紀的銘文、十六世紀的碑記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彝文(彝語: ,nuosu bburma,),又稱夷字、爨文、韙書、蝌蚪文、倮語、倮倮文、畢摩文等,是彝族用來記錄彝語的文字. 不同地區的傳統彝文差異很大. 目前已規範的現代彝文有「涼山規範彝文」和「雲南規範彝文」,前者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使用較廣. 傳說中的彝文創造者是一個叫伯博耿的人,根據鳥獸足跡和事物的形象創造了彝文. 彝文是由彝族的畢摩(又稱爲貝耄,主持禮儀、祭司的人)代代相傳的,通過著作和家譜傳遞. 經由對於丁公陶文與龍山文化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馮時認為,丁公陶文屬於古彝文系統 . 貴州省六枝特區的攔龍橋碑記約鐫於南宋末年,是今存世最早的彝文文獻. 雲南彝族撒尼人敘事長詩《阿詩瑪》,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寫的. 傳承到現代的傳統彝文分佈於北部方言區、東部方言、南部方言區以及東南部方言的撒尼土語區和阿哲土語區. 這些方言區的文字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又有大量不同. 有一些彝字是借用或者改造漢字而得. 《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分八卷收錄了87,000多個彝字 ;而根據未來Unicode收錄的古彝文,共有88,591個彝字. 1974年,四川省民委語文工作組和涼山州語文工作...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33e10076df70a2a1cba46ddd9bdda13 af3be91c3f024cf65374a57fa5220224d76a929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