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

ㄓㄨㄛㄉㄠ

zhuō dāo

解釋

三國時曹操自以為形陋,不足以威鎮遠國,乃使崔季珪代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於床頭,假冒侍衛的故事。後稱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為「捉刀」。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他的文筆不好,每次寫作,總是請人捉刀

相似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本指三國時曹操自以為形陋,不足以雄遠國,乃使崔季珪代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於床頭,假冒侍衛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後代稱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如:「雖然你的文筆極佳,但也不可幫好友捉刀。」《聊齋志異.卷八.褚生》:「我實鬼也。久當投生,所以因循於此者,高誼所不能忘,故附君體,以代捉刀;三場畢,此願了矣。」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捉刀,指代別人行事、作文,從事此行為者俗曰「捉刀人」、「槍手」、「替槍」,是一種以代別人行事、作文,或代筆文學作品,如書、記事、劇本等為生的著作家. 「槍手」、「捉刀人」也可指受他人委託,冒充他人出席考試的人. 「捉刀」一詞,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魏王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使臣,但自認容貌醜陋,姿貌短小,不足在外國稱雄,就命「眉疏目朗,鬚長四尺餘」的崔琰假裝魏王,接見匈奴使臣. 曹操自己扮成侍衛的武士,持刀站在牀頭. 接見完畢,派間諜問匈奴使臣:「魏王何如?」使臣回答:「魏王之高雅名望果然非比尋常,但是牀頭捉刀人乃英雄也!」曹操聽到此事,就派人追殺此識人之使臣. 「捉刀人」又稱「刀客」、「刀手」,近代以來由刀而槍,又稱槍手. 槍手與僱主私下交易並完成工作的過程被俗稱為「替槍」或「請槍」. 此種行為通常是違規或違法,並嚴重擾亂社會的公平原則,從而遭到輿論譴責. 僱主通常指學生(特別是大學學生)、作家或出版商. 槍手所從事的工作包括替考、頂替面試、代寫畢業論文、代寫作業、文章或其他任何祕密工作. 高士奇、查慎行曾為大清康熙帝的捉刀人,沈德潛曾為乾隆帝的捉刀人. 沈德潛死後,其門人將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5a60baf7804e7bad73d721b68fa56ef af03228fe6867a5c1151cb789f776d0dc1bc15b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