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12 16

ㄓㄢˋ

zhàn

解釋

1.打仗、爭鬥。鬥、淝水之

2.與爭有關的。法、果、

3.害怕、發抖。通「顫」。心驚

4.姓。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打仗。如:「交」、「轉」。

2.論辯、反駁。如:「論」、「舌」。

3.害怕、發抖。通「顫」。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忘其皮之虎矣。」《西遊記》第九七回:「唬得唐僧在馬上亂,沙僧與八戒心慌。」

[形]

爭有關的。如:「法」、「果」、「機」。

[名]

1.爭。《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龍賈之,岸門之,封陵之,高商之,趙莊之,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

2.姓。如漢代有兢。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爭(War)是在國家、政治實體、族羣或準軍事組織(如僱傭兵、民兵)之間密集的武裝衝突(armed conflict). 爭的特徵是極度的暴力、侵略、破壞以及死傷,參與方可能是正規軍,也可能是軍隊. 在國與國的爭中,由於觸發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爭亦被視爲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在人類社會上,爭往往與政治緊密關聯,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 克勞塞維茨認爲“爭是政治的延續”. 以武力爲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從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圖),通過多次大規模對決使敵人失去抵抗的力量,這樣的行爲就是爭 . 兵法是在爭中作的方式,沒有爭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學者不認同爭一定和政治有關,有些爭出現時間比政治、國家還要早. 所以約翰·基根認爲克勞塞維茨的定義有侷限性,只適用於明社會,他給出的定義是:「爭一向是文化的表現,往往是文化形態的一個決定因素,在某些社會是文化本身 」. 若從開開始計算死亡的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 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714247bba996dafbb080f931a3d2d56 ae0804e2876ddb7c37f068c0ca0d83ead6907cd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