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9 13

ㄩㄣ

yūn

解釋

昏迷、昏眩。倒、頭眼花、頭轉向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動]

1.昏迷。如:「倒」、「厥」。

2.因外在環境而產生一種昏亂的感覺。如:「機」、「車」。

[形]

昏亂的。如:「頭眼花」。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Halo, nimbus, icebow, Gloriole),是由於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 通常呈環狀或弧狀,有如同彩虹般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所以又稱「白虹」. 由太陽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稱為「日」,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則稱為「月」. 大氣中的冰晶通常是由卷狀雲帶來,當太陽光射入冰晶時,則反射於人類眼睛,產生環狀或弧狀的卷圈,通常為內圈紅光,而外圈為紫光. 可分為有「小」和「大」,「小」即22度,「大」即46度. 小是以發光體為圓心,角半徑為22度的一種內圈呈淡紅色,外圈偶爾為紫色或白色的光環,光環內的天空明顯較光環外的暗. 而大則是角半徑為46度的環,十分少見,一般比小暗. 上圖標出了常見的現象以及它們在天空出現的位置.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ㄧㄣˋ

yìn

解釋

[名]

傷口沒破皮而出現的紫紅色印子。如:「血」。《福惠全書.卷一四.刑名部.檢驗》:「若傷處痕色不明,必剔開腐肉驗骨上,自有血血陰等傷痕。」

重編國語辭典

ㄩㄣˋ

yùn

解釋

1.日月周圍的光環。

2.光影、色澤四周模糊的部分。、墨

3.面頰所泛生的輪狀紅色。

4.擴散。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太陽及月亮周圍的光環。《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日月適,雲風,此天之客氣,其發見亦有大運。」唐.李白〈橫江詞〉六首之六:「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迴。」

2.光影、色澤四周模糊的部分。唐.韓愈〈宿龍宮灘〉詩:「夢覺燈生,宵殘雨送涼。」宋.蘇軾〈墨花〉詩:「花心超墨,春色散毫端。」

3.面頰所泛生的輪狀紅色。如:「酒」。

[動]

擴散。如:「開」。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三齣:「血幾重圍,孤城怎生料!」

重編國語辭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c328f2347cb427a05f7b8e7d24e0fd4 ad9b755ac68a81fd9e15d394b1833a6e07ceae2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