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6 10

ㄐㄧㄝˊ

jié

解釋

1.凶暴。黠、驁不馴

2.才能俊異特出的人。通「傑」。

3.夏朝最末位君主的諡號。性格凶狠殘暴,在位期間暴虐無道,為成湯所滅,是著名的暴君。後世多稱為「夏」。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名]

1.雞棲息的小木樁。《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日之夕矣。」

2.才能俊異特出的人。通「傑」。《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人主賢則豪歸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會稽孔沈、魏顗、虞球、虞存、謝奉,並是四族之俊,于時之。」

3.人名。夏朝最末的君王,非常凶狠殘暴。參見「夏」條。

4.姓。如春秋時楚國有溺。

[形]

凶暴。《韓非子.亡徵》:「官吏弱而人民,如此則國躁。」《清史稿.卷四九三.忠義傳七.孫家泰傳》:「而鳳臺苗沛霖所部,尤橫不可制。」

[動]

擔荷、負舉。《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石以投人。」晉.杜預.注:「,擔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姒姓,夏后氏,名履癸,又稱夏,中國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亦是最後一任君主. 發之子. 身體強壯,能赤手空拳搏虎豹. 後世的文獻將他描述成一個暴君:他寵信王后妺喜,對政事不聞不問之餘,還大量殘殺忠良,以炮烙殺大臣關龍逢 . 《通鑑外紀》載:“作瑤臺,罷民力,殫民財. 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結果商湯起兵,湯誓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於是逃到鳴條(今山西安邑);在鳴條之戰,戰敗,夏朝就此滅亡 . 以後,他被流放至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 . 哀嘆說:“孤悔不遂殺湯於夏臺使至此. ”不久病死,後世有「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說法. 與商紂王、周厲王視為暴君的代名詞. 《史記》記載匈奴是的兒子淳維北逃所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 * *斟鄩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bb5411df2ac32f526a346794a865f7f ad848c6a421d531820a133fef30cf69c8e0dbd3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