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yú fū
蒙昧無知的人。《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文明小史》第三二回:「眾商都是愚夫,聽了他的話,咬定牙根不肯答應。」
凡夫(पृथग्जन;puthuj-jana),音譯必慄託仡那,又譯爲異生,也稱毛頭凡夫、毛道凡夫、愚夫、愚癡凡夫、小兒凡夫(बालपृथग्जन),音譯婆羅必慄託仡那,略稱凡. 佛教術語,指未能證果,流轉生死的凡人. 義爲異的、分別的,是人、眾,譯爲“異生”,謂“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 . 在菩提流支、真諦、達摩笈多等僧的譯本裡,也將譯為毛道凡夫、嬰兒凡夫、嬰愚凡夫、小兒凡夫等,其中的“毛道”、“嬰兒”等稱名來自,音譯爲“婆羅”,義爲年輕的、幼小的、兒童、常引申爲愚蠢、愚者的意思. 凡夫是指妄執有我,不辯真義,沒有無漏智,流轉生死六道不能出離的眾生 . 《俱舍論》將有為法中非心非色的法性,稱爲凡夫性或異生性,爲凡夫的體性. 因凡夫流轉六道(或五道),故稱“六凡”或“五凡”;與之相對的是證果,出離生死的聖人,有四聖者:佛陀聖者、菩薩聖者、緣覺聖者、聲聞聖者 . 就行證而言,凡夫還有內凡、外凡、底下凡夫三種 . 俱舍宗以四善根為內凡,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外凡,三賢以下為底下凡夫. 大乘則以初地以前為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三...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261a6da4fcaba69c456cacf2f4a210af | aac1bcbe3e10cf7fe92d88c04a16d2dbd0b7a3bb |
什麼是雜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