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

ㄒㄧㄠˇㄍㄨˇ

xiǎo gǔ

解釋

樂器名,打擊樂器。又稱小軍鼓。鼓身由木材或金屬製成,鼓面直徑大於筒深,上下鼓面蒙上皮革。在非敲擊面緊貼一排響弦,以煞住鼓皮的震動,使音色清脆,響弦另有調節鬆緊的螺絲,以備適度調節音響。演奏時以兩根木槌敲擊鼓面發音,為樂隊中常用的打擊樂器。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小鼓(Snare drum,又稱小軍鼓、響弦鼓),是一種具有響弦(Snare)橫置在鼓面的打擊樂器. 常出現於軍樂隊、管絃樂團、管樂團等,以一線譜或者低音譜記譜. 從14世紀起瑞士步兵(傭兵或士兵)團把邊鼓與短笛配在一起使用. 以後,邊鼓傳布歐洲. 早期邊鼓的高度與直徑相等或稍大. 所用鼓皮比現代的厚,鼓槌也較粗,發音較沉重,缺乏明亮色彩. 鼓在19世紀中變化很大,其形較扁,並且常用黃銅製成鼓身,用桿或螺旋來繃鼓皮. 雖然17世紀早期就能用螺旋或槓桿操縱響弦的緊張度,在20世紀中才有了先進的機械裝置,使響弦可以立即離開鼓面(為了產生特殊效果或避免由於別的樂器而引起的不需要的共振). 20世紀以前,常用腸衣作響弦膜. 到19世紀,軍隊演奏小鼓還是按口授的傳統方法,只有到後來小鼓用在管絃樂隊裡時演奏者才需要樂譜. 現代作品和爵士樂的演奏,要求奏出特殊效果,這可透過放鬆響弦、敲鼓邊、用手指奏、用非標準的鼓槌或鋼刷演奏來取得. 史料證明,最早在管絃樂隊採用小鼓的是法國作曲家兼古提琴演奏家馬雷(Marin Marais)的歌劇《阿爾西厄尼》(Alcyone,1706)、羅西尼的歌劇《鵲賊》...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fda30793498801db50eb18bbeebbdad a8ec3132edfd942aee7af12c23909eb6be435bc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