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

ㄕㄥˊ˙ㄗ

shéng zi

解釋

繩索。用兩股以上纖維物所擰成的長條狀物,可供捆綁。《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主人走進去拿出一個紅布口袋,盛著幾塊土,紅頭繩子拴著。」《紅樓夢》第五七回:「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也作「繩兒」。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繩(或稱繩子或繩索),是通過扭或編等方式加強後,連成一定長度的纖維. 其拉伸強度很好但沒有壓縮強度,可用來做連接、牽引的工具. 傳統的制繩採用天然纖維作材料,包括:棉、麻、亞麻、黃麻、劍麻、馬尼拉麻、稻草、絲、羊毛和其他毛髮. 現代可以用來制繩的合成纖維則有聚丙烯、尼龍、聚酯、聚乙烯、人造絲等. 結構和功能與繩類似,但較爲細弱的還有紗線、線、線繩. * 扭繩:纖維經過整理、紡織成紗線. 多根紗線扭在一起成一股,多股再扭合後成繩. 其中單根紗線和單股,單股和繩子的扭結方向都是兩兩相反,以便結合緊密. 扭繩的兩端必須分別固定,否則原來的扭結會散掉. 爲了保護扭結,扭繩擺放的時候一般是盤起來. * 編繩:這類繩子的原料一般是聚丙烯、尼龍或聚乙烯. * 紗線 * 繩結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f816ed34454b556161748e216979e68 a83d7050314b648ca91837ffa0ba09628c88402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