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

ㄏㄜˊㄈㄢˇㄧㄥˋ

hé fǎn yìng

解釋

原子核吸收一個入射的阿爾伐粒子、氘核、質子、中子、或伽馬後而放出粒子或伽馬的反應。核分裂及核熔合均為重要的核反應。也稱為「核子反應」。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核反應(英語:Nuclear reaction)指的是某種微觀粒子與原子核相互作用(碰撞)時,使核的結構發生變化,形成新核,放出一個或幾個粒子的過程;重核可以發生裂變. 從原子物理學上來說,參與核反應碰撞的粒子數目可以超過兩個,但因三個以上的粒子在同一時間在同一位置相撞的機率遠低於兩個粒子,因此實際上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 (從可換算能量與質量關係) 任何核反應都遵從質能守恆、能量守恆、電荷守恆等守恆定律,但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核反應是由紐西蘭物理學家拉塞福在1919年實驗成功,他用α粒子撞擊氮元素,產生了核反應: : 直至今日,透過利用粒子加速器和原子核反應堆,已經實現上萬種核反應,由此獲得千餘種放射性同位素和各種介子、超子、反質子、反中子等粒子. 在寫下反應方程式時,可以類似於化學方程式的方式,另外可以在右側給出反應能: :目標原子核+入射粒子→最終原子核+彈出粒子+Q. 對於上面討論的特定情況,反應能量已經計算爲Q = 22.2 MeV. 因此: : 反應能(“ Q值”)對放熱反應爲正,對吸熱反應爲負,與化學上的類似表達相反. 一方面,它是最後一側...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557a914e3c1301731636e1639f1c38a a7a69483b9740a28da4b855f3099b32aad08e08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