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部首 | 部首以外筆畫 | 總筆畫 | 口 | 8 | 11 |
---|
ǎn
[動]
1.含。《玉篇.口部》:「唵,含也。」
2.用手進食。《廣韻.上聲.感韻》:「唵,手進食也。」
[助]
梵語oṃ的音譯。為佛教咒語中常見的聲符。《西遊記》第六五回:「行者急了,卻捻個訣,念一聲『唵嚂靜法界,乾元亨利貞』的咒語。」
[歎]
表懷疑的語氣。如:「唵!請你再說一遍。」
唵(,IAST拼作Auṃ或Oṃ;天城體字母:;藏文:)是一個經常在佛經和印度教經典裡出現的種子字,並有其特殊的意義. 印度人往往都會在門口飾上這個字,以保家宅平安,甚至無宗教信仰者. 根據吠陀經的傳統,“唵”這個音節在印度教裡非常神聖,它認爲“唵”是宇宙中所出現的第一個音,也是嬰兒出生後所發出的第一個音. 佛教受印度教影響,也認爲這是一個聖潔音節,不少密宗咒語都以“唵”字作開首,如著名的三字真言「唵啞吽」;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今日,利用“唵”這個字而製成的藝術品在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及尼泊爾非常常見. “唵”這個字最早在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出現. 在印度教教義中,它是梵的最初體現. 宇宙間萬物皆是從“唵”的振動中產生的. 它如此神聖,以至於所有的曼怛羅和咒語都要加上它. 它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印度教象徵. “唵”這個字的梵文寫法ॐ(U+0950)其實是由元音ओ(U+0913,天城體的短音O字母)和鼻音符號ँ(U+0901,chandrabindu)組成. 不過,左手邊的O由於採用了婆羅米文的字體,看起來好像數目字“3”字,所以有人把它錯認作另一個元音字母ऊ(U+090A...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863e22e3628a92e7c782a2af1fa105ad | a56c834a91e693f228638ba77e798d7c72301a84 |
什麼是雜湊 |